第(3/3)页 林墨没有立刻回应。 “所以,我们现在的难题,不是硬件不行,而是软件算法上,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林墨开口打破了沉默。 “对!”孙文博立刻点头,“我们无法定义‘什么是觉醒者’,因为每个觉醒者的能量特征都像是一枚独一无二的指纹。” “既然无法定义,那就暂时不定义。”林墨的回答,让孙文博直接愣住了。 不定义? 那还怎么做雷达? “孙教授,你钻进牛角尖了。”林墨换了个坐姿,身体微微前倾,“你的目标,是想造出一台能分辨出张三是火系,李四是冰系,王五是力量强化系的精细辨别仪。” “这很好,我也很支持。但那是第二步,甚至是第三步。” “我现在需要的,是第一步。” 林墨的视线落在孙文博的战术平板上,那片代表着觉醒者能量信号的混乱图表,在他眼中,呈现出另一种信息。 “我不需要雷达告诉我,这个人是谁,有什么能力。” “我只需要它告诉我,这里有一个‘异常’。” 孙文博的瞳孔微微放大,他好像抓住了什么,但又有些模糊。 林墨伸出一根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画了一个圈。 “把普通人定义为背景板。” 他又在圆圈外点了一下。 “把觉醒者定义为发光信号。”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分析每一个信号的光亮是什么颜色,有多亮。” “我们只需要开发一个算法,确定这里有个发光的信号点,这就够了。” 林墨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孙文博脑中的迷雾。 他瞬间明白了。 “您的意思是……”孙文博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我们不做识别,只做筛选?” “没错。”林墨点头。 “我们放弃对觉醒者能力的具体分析,只确立一个能量阈值!只要一个人的生物能量信号强度,超过了普通人的峰值,我们就将他标记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