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嗡的一声。 就在赵佶还没有反应过来前,已经从心神的链接中挣脱而出,回归到了现实当中。 梁师成还在一旁,恭恭敬敬等待着他的旨意,然后在传达个外朝的诸多官员。 赵佶心念一动,状若无意般向梁师成轻声询问道,“你且说说,应该如何应对东南的剧变?” 梁师成身为内廷里头,权高职重的大太监之一,自然早就已经十分清楚东南的事件。 听到赵佶的询问,梁师成一副愤然模样,感慨万分道,“绝对不可姑息养奸。” “明教教主方腊等人,都是罪大恶极的叛逆,不能任由他们慢慢壮大实力。” “朝廷应该早点派遣精兵围剿,以免明教会坐大,到时候哪怕重新光复东南一带,也会得不偿失。” 赵佶听着梁师成有条不紊的应对,心头同样大感惊讶。 梁师成何时有如此高明的策略和目光了?难道此前的日子里,他都是在韬光养晦不成? 不过梁师成也没有邀功的意思,在说完自己的答案之后,直接揭破了谜底道,“此并非奴才自己的意见……” 赵佶摇了摇头。 他知道梁师成的意思。 梁师成自诩是苏东坡的妾生子,曾经在不同的场合中,向外人表达过这个意思。 当年蔡京上台,遵循赵佶的旨意,下令立了“元祐党人碑”,苏轼苏辙两兄弟皆名列其上。 此碑上一共列出了三百零九人的名字,皆是前朝时期,反对王安石新政中的赫赫有名的人物。 赵佶自以为继承了父兄的意志,是以对司马光,苏轼等反对新政的旧党人士,感到十分深恶痛绝。 吩咐蔡京把这些人的名字,全都都雕刻在“元祐党人碑”上,而且还另有极其苛刻的旨意。 被列在“元祐党人碑”的所有人,还在世的要被囚禁或者贬谪,已过世的人要拔除官衔。 他们的子孙永远不得为官,皇家子女也不得与此名单上的罪臣子孙后代们通婚,已订婚的要奉旨取消。 蔡京等人在树立“元祐党人碑”的过程中,加大了打击范围和力度,乃是为了要将自己的反对党一网打尽,斩尽杀绝。 在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的正月,天空出现彗星,电闪雷鸣,一声霹雳后,竟将文德殿东墙上的元祐党人碑劈为两半。 笃信道教的宋徽宗大惧,误以为这是上天的震怒,于是在深夜时分偷偷命人将此碑彻底损毁。 宰相蔡京知道后,十分懊恼,却大言不惭地说道,“此碑可毁,但碑上的人名,则当永志不忘!” 不过当消息传到外头之时,却引起了更大的轩然大波。 时人以为连上苍都看不惯蔡京排除异己的行动,所以才会降下雷霆,向天子示警。 “元祐党人碑”上的人的后代们,也都以自己的祖先的名字,被刻在碑上而无比自豪,向他人夸耀。 当清流中流传这样的消息时,梁师成亦在赵佶的面前进言,让苏轼的文章得以重新刊印天下。 同时在私底下,还十分照顾苏轼在世的儿子,曾经对家中帐房说,“凡小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 苏东坡的后人能够度过艰辛的日子,确实得益于梁师成,所以双方时而又所来往。 梁师刚刚的成言下之意,很有可能是想要透露,这其实是他和苏家子商量后的一个结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