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出来,心里面说道,这小子大约是以前我训了他几句,从哪里弄来的怪句,为难我呢。道:“大妹,我们一道去你家。” 难得看到古怪的对句,想不出下句,心里面痒痒。 两人到了郑家。 郑朗正在写字,写经义上的字,不但是练字,也在学知识,学习嘛,无非就是多看、多写、多想。大舅手一招,道:“小子,过来。” 舅舅不少,最有权威的还是这个大舅。郑朗走了过去,亲切地喊了一句:“舅父好。” “好什么好啊,我问你,这句春词从哪儿弄来的?” “是我想的。” “你都有这能耐了?” “有什么不对吗?”肚子里还真记得许多绝联,但这句对联,还真是他想出来的,如假包换。 淡定。 自然。就象做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大舅很晕,噎住了。过了好一会儿说:“那下句呢?” “我没有想出来,大舅才气好,对出下句一定手到擒来。” “……” “要么,大舅,侄儿再来一个难度高的,烟锁池塘柳。” 还来啊? “不过,这对大舅来说,恐怕难度还是低了些,要么侄儿将它变上一变,烟沿檐烟燕眼,燕厌烟,烟锁池塘柳,这一句对,才能考出大舅的真实水平。”郑朗贼兮兮的笑道。 大舅可不会上他的当,作色说道:“你小子是有意为难我,是不?” “大舅,请听我说,马上就到新年了,大舅会不会拜一个亲,访一个友,与三两雅骚之士,谈得诗,作几首诗余,以赋雅兴。到时候,将这三个联句拿出来,啧啧,大舅啊,你将会万众瞩目啊。要么,大舅,侄儿再送你一个难句,山石成岩,岩上古木枯,枯木此木柴,柴因火生烟。” “这个似乎好对。” “那是当然,对于舅舅来说,那一句对句能将舅舅难倒的?” 但真那么好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