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牛的学生(四)-《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2/3)页

    他资质是不错,郑朗更没有小视这时代的人,妖孽太多,可不管什么样的妖孽,总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就是现在的欧阳修与他谈,论经学,郑朗也未必在意,更不要说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这点小把戏还看不出?

    “不但如此,正好你父亲调任,你失踪了,你父亲一定四处寻找。可官员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到达任所,找不到后,只能报案离开。我派人将你送回去,你父亲大约早就离开了,我家里的人还要到开封府注销你父亲报的案。又因为他在船上,不好寻。只好写信通禀他,等候他消息,这样你就好磨我几个月时间。”

    “不是,我临来之前告诉了我四弟……”小三子说得不理直气壮,郑朗说得过了,可也说对了一大半,自己父亲都将船雇好了,得知自己下落,顶多派人到郑家通知一声,就是郑家不同意,几个月时间不用磨,几天磨定了。

    但心里面更佩服,不聪明如何有这身学问,又如何做我的老师。

    大娘心软,说道:“朗儿,他还小,皆是官宦子弟,何苦为难人家,坐,马上给你盛饭去。”

    坐下来吃饭,早上十文钱并不能使他买多少点心,又是饥寒交迫,一下子吃完了,这时候都到了下午,饭菜未端上来,闻到香味,肚子咕嘟嘟直响。郑朗又好气又好笑的看着他,心里面却在盘算着如何将他送回去。

    坚忍不拔的精神让他很感动,可自己是真的抽不出来时间授他学问。

    三下五除二吃了三碗饭,这才满足的将碗放下来,唱了一个肥喏:“谢过大娘。”

    “不用谢,下次可不准胡闹了。”

    “是,大娘。”

    但大娘可不知道,这天下最喜欢胡闹的人,就是这个少年郎。

    郑朗这才问:“你叫什么名字?”

    上次离开得很匆忙,并没有问。还小,也没有字,直接问名字。

    “回先生,晚生……”

    “不准喊先生,也不准自称晚生,称兄台,学弟,我,吾,汝,尔,你皆可以。”

    “遵先生,遵解元之言,我叫王安石。”

    “呃,呃……”郑朗傻眼了。

    这三个字带给他的冲击力不亚于赵元俨对小皇帝说,刘太后非汝母亲也。

    难怪自己回绝了后,此子还能找上门来,拗相公想做一件事,还能让他放弃吗?老子怎么被这尊大神盯上了,悲催了,悲催了。

    但心中抱着一丝侥幸,或者此安石非彼安石,天下间同名同姓的人不是没有过,况且姓王的人又多。于是问:“你有几个兄弟?”

    “回解元,我有兄弟五人。”

    那就不是,不……是,郑朗忽然才想到,若是彼安石,是兄弟七人,这七子大多数皆有很大的出息,长兄王安仁中进士中得有些晚,十几年才考中的进士,但不能代表着王安仁没有才学。进士录取率太低了,往往有才学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运气。但绝不是沾了三弟的光,那时候王安石还没有发迹呢。因为对经学精通,替天子到江淮置学,江淮弟子争相拜师,慕者往往千余里。

    二弟王安道略差,也做了一方小吏。老三很有可能就是眼前这个少年。老四王安国恐怕还小,但同样鼎鼎大名,这个人不用多说了。老五才华也可,只可惜只活到二十几岁,在当途县主薄任上死去。老六王安礼,又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世称临川三王,非是指王安石,而正是指老四王安国与老六王安礼以及王安石的儿子雱。老七王安上同样颇有作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