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冯元又在沉思,就算郑朗说得很理,冯元心中依然有些害怕,两小太厉害了,其实范讽也是一个不错的官员,似乎就那么一点儿的瑕疵,居然让二小找了出来,上纲上线,上得老范放声大哭了。自己与老范相比,算什么啊? 想了好一会儿,说道:“我与他们谈一谈。” 将两小带到书房去,谈了好一会儿才出来,两个少年的才学,让老冯很喜欢,最少天赋并不亚于欧阳修多少,脸上仍然有些犹豫不决,说道:“郑解元,某答应,可某白天要上值,只能在晚上抽空指教一二,还有,若他们象那天那样,某就不教了。” 先将丑话说在前面。 “谢过冯侍郎,他曰冯侍朗必然因这几个学生,名垂史册。” 不仅是小皇帝,从欧阳修到王安石、司马光,那一个不是历史鼎鼎大名的牛人,名气超过冯元十倍! 冯元将两小留下来,说教就教。 到了近三更时分,两小才回到寺院,对郑朗深施了一礼:“谢过解元载培之恩。” 开始没有想起来,路上只听到郑朗郑重的叮嘱,人家冯侍朗是忠厚的长者,你们一定要尊重。直到冯府后,看到冯元犹豫不决的神情,才知道小老师不仅是让冯元指导自己学业,还为自己以后铺了一条好道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机会难得,好好努力吧。” “喏。” …… 郑朗带着这两个攻击力强大的学生进京,许多人侧目而视。 赵祯在皇宫很快得到消息,对阎文应说道:“阎卿,郑家子没有安好心哪。” 阎文应让他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别人对你不安好心,也许有可能,但郑家子对你可绝对没有坏心的。嚅嚅道:“臣不解。” “他让他那两个学生拜冯侍郎,朕如何自处啊?” 说得似乎有道理,冯元乃是小皇帝的老师,两个小三子拜了冯元为老师,同时郑朗又是两个小三子的老师。欧阳修倒也罢了,这样叙起来,郑朗成了小皇帝的师叔! 阎文应有些蒙,再次嚅嚅道:“陛下,不能这样攀,一旦殿试,这几子皆是陛下的学生。” “不错,不错,可朕还有些不甘心。” “要么再向他讨要几首长短句。” “这个啊……还是算了,”小皇帝想了想后道,但又奇怪的问:“他们为什么住进了寺院?” “臣倒听闻了一些传闻,”此中个节,司马光能想通,阎文应同样也能想通,说道:“陛下可知道郑解元幼年时事。” “听闻过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