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橄榄枝-《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2/3)页

    “大约四十几岁,近五十岁左右。”

    郑朗古怪的迎了出去,不认识,问:“请问大娘是……”

    “我是司马三郎的母亲。”

    “原来是聂大娘,请进请进,”郑朗热情的招呼道。

    聂氏挥了一下手,身后两个家仆抬来大批的布帛,她又对小沙弥说道:“这是我给你们寺庙的香火。”

    “阿弥陀佛,谢过女施主,”小沙弥高兴的说道。他可不是知曰大和尚,香客给了香火越多,他们小曰子会越好过。

    聂氏又对郑朗说道:“小郎可是郑解元?”

    “是。”

    “谢过郑解元。”儿子在郑州闹的事大,也传到了凤翔府,司马池一听跳起脚来,可他本人又不好去郑州。于是让妻子代他前来郑州教训这个儿子,再看一看,若不行将儿子带回去。

    聂氏到了郑州,没有到郑家,就听到儿子让郑朗带到京城,于是又追到开封。但这是一个很讲道理的妇人,司马光启蒙教育正是这个妇人教导的。实际上司马光很小的时候,并不象现在表现那么聪明,因为是小三子,贪玩,不安心读书,即便读了也记不住。正是此妇,耐心教导,慢慢将他天赋开发出来。

    来到京城后,因为传到了凤翔府,太遥远,事情变了姓质,于是没有立即过来,做了一番调查,才知道事情的真实经过,并且也看到了郑家子在里面付出的苦心。

    可以说郑家子不但在教儿子学问,教他做人,治国,对于后面的,聂氏很无语,咱儿子才多大一点?但想一想王家那个更悲催的三郎,什么话也不说了。还有郑家子为儿子铺的道路。聂氏说完深施一个大礼。

    “聂大娘,切不可,”郑朗虚扶一把,将她带到禅房,又将司马光喊来。

    司马光看到母亲,高兴的扑过来,喊道:“娘娘。”

    毕竟还小,离家好几个月,同样思念亲人。

    “跪下。”

    “喏。”

    “自己将后衣掀起来。”

    “喏。”

    聂氏从行李里抽出一根荆条,劈里啪啦往司马光后背上抽下去。

    郑朗急得抓耳挠腮,看看她抽了好几十下,说道:“聂大娘,能不能听我说一言?”

    “解元请说。”

    “上次他们激怒范讽,也是因为我之故,若抽……”至少给我一份面子吧,又说道:“我平时也教他们尊师重道,只是范讽对我产生了误会,始终纠缠不清,所以他们才看不下去的。”

    郑朗劝,聂氏不好再往下抽,饶了司马光一马,王安石看了心中戚戚,他家中同样家教很严,不知道父母亲会不会派人到京城来抽他。

    抽仅是敲打一下,随后又给司马光带了大量行李,谈了一会儿,问清楚情况后,这才回去。

    聂氏前面一走,后面知曰就过来了,对郑朗说道:“郑施主,老衲要去一趟五台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