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疑问品-《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2/3)页

    口状各备一份,各位知州知府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大亭户抓光了,盐田就能分下去,资料郑朗也早准备好,按照郑朗提供的资料,一一将这些隐瞒的盐田分给了各个中小亭户。没有官吏与大亭户威逼,又得到许多盐田,甚至连高利贷也没有了,中小亭户积极xìng也随之起来,前面分下去,后面盐场重新开盐。

    杭州城中,有吴畦南这本活账簿,从各个商贾家中将盐搜刮出来,罢市立即结束。

    一举多得。

    但中书几位大佬看后哭笑不得。

    有的大佬已经猜出郑朗是在学郑庄公养共叔段之策,想破这个局,必须立威,关在牢房里不够的,杀人时季又不对。只好坐视事态扩大,直到罢市,才能戴上大高帽子杀人立威。

    可是这么多犯人如何处理?有一个时间差,那边一边在抓人一边在审问,审问结束后继续抓人,前前后后一千多人进入监狱,难不成将一千多人犯全部处斩?

    不仅如此,又有一个新问题来临,从这些犯人口供中,岸上的sī盐几乎全部催毁了,但海上还有一条sī盐道路,领首的叫富阿郎,没有多少人见过,消息灵通,几乎与他相关的亭户,少数小吏全部提前逃走。这条路线走sī的sī盐量不及运河数量大,然而也不是小数量,已经审到这个地步,也要结案。可全无线索,郑朗也无能为力,问朝廷怎么办?

    对海上,朝廷同样鞭长莫及,不知如何是好。

    案子还在扩大,马上要bō及到江东与淮东,有可能继续查下去,两浙路、江南东路与淮南东路整个官场要倒下三分之一的官员,反正盐监的官吏大半落水了。又如何处理?

    ……

    中书几位大佬傻了眼,韩绛与吕公弼也傻了眼。

    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案件一变,变得如此复杂。别的不提,逐一查下去,所有牢房人满为患,关都关不下去了。不得不联手找郑朗,衙役说郑朗与富弼全部在郑府,又来到郑家。

    郑府上的门客将他们请了进去,他们看到郑朗与富弼在下棋。

    吕公弼刚要开口,郑朗说道:“观棋不语,不准说话,下完棋再说。”

    不知道他们那来的闲情逸致,吕公弼与韩绛只好坐下不说话。看了看,吕公弼忽然吃笑起来。

    “为什么发笑?”郑朗问。

    是看他们两个臭棋篓子笑的,不好说,吕公弼支支吾吾。富弼道:“要么你替我下吧。”

    “恭敬不如从命。”吕公弼接过棋局,也不给郑朗面子,三下五除二,立即将郑朗下败。

    郑朗茫然的看着棋盘,门房又进来禀报:“上次那个吴小娘子要求见郑知府。”

    “让她进来。”

    吴家小娘子带了进来,又伏下去。

    郑朗说道:“你起来,什么事也不说,待我与吕知县杀完两盘后,我会给你一个答复。”

    小姑娘噘起嘴巴,但想到上次经历,没敢作声,乖巧的坐在椅子看他们重新布局。走了三十几着,看得焦急,小姑娘道:“郑知府,这一着应这样下。”

    郑朗提起棋子,看了看,沉思良久后,布在吴小娘子手指的地方。

    吕公弼也不气,吴家的事他也听说了,知道小姑娘是巴结郑朗,他自己也想听听郑朗如何处理吴家。

    又走了几步,小姑娘又说道:“左上九四。”

    郑朗小考一会,又听话地将棋子落在左上九四位置。

    富弼道:“观棋不语。”

    “富兄,观棋不语真君子,吴小娘子只是一个女子,不是君子。”

    富弼愕然,然后失笑,道:“郑知府,你也有无耻的时候。”

    “我也不是‘君子’,无不无耻无所谓。”

    “……”

    吴小娘子一肚子心思,但看到郑朗另一面,失声笑了起来。

    人不要脸则无敌,郑朗不以吴家小娘子在边上帮助为耻,富弼也休想看到郑朗被吕公弼杀得落花流水。

    郑朗不是真的无耻,不愿意被吕公弼虐杀,也想看一看这个小姑娘的棋艺。但他本人对围棋不是很嗜好,所以棋艺一直不精,对输赢也不是很在意。只是刚才有的事在公堂不大好商议,与富弼联手回到家中,商议完了后富弼提议才下的棋。又落了三十几着,吴家小娘子在边上指教了六子,郑朗这才抬起头,问了一句:“吴小娘子,你棋艺看来不错,是跟何人学的?”

    “家父嗜好,时常与人对奕,妾在边上观看……”

    “原来如此。”

    吴家小娘子又要下跪,郑朗脸一沉,说道:“刚才本官说过什么?”

    “是,”又乖乖站起来。

    富弼又不由地摇头,太不解风情了,这样一个小姑娘,出身良好,又有棋艺,长相又漂亮,居然一点不怜惜。郑朗就当没有看见,一边下棋,一边问吕公弼:“你们二人来有何事?”

    吕公弼嚅嚅道:“郑知府,人犯太多……”

    “挪地方,有的首恶之徒,将家产罚没吧,用他们的府邸改造,当作临时的监狱关押犯人。”

    “但是……”

    “但是什么?”

    “要不要再抓捕下去?”

    “抓,有多少抓多少。”

    “人太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