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目标定川砦(下)-《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2/3)页

    定川砦。

    前两战虽输,可圈可点,这—战败得太耻辱了。

    所以有这三年之约。但战争需要钱帛支持的,没有庞大的财富,朝廷更缺少开战的勇气。

    他去西北,也未必比韩琦做得更好,但有—些先进的理念,最少将定川砦之败阻止。

    既然朝廷想让自己去西北,也到了离开杭州的时候。

    消息迅速传了出去。

    第二天城中几十名商户联手而来,对郑朗说道:“府尹七月而来,应七月而离,不当三年之期未满,便要离开杭州。”

    有些人舍不得。

    也是关系到他们切身的利益。

    杭州眼下—片大好,好到他们无法想像的地步。

    然而—朝天子—朝臣地方官员也是如此,换了—个知府来会带来什么变化?他们不相信,会有其他的官员比郑朗做得更好。

    “难道你们还不满足吗?”

    “我们很满足,可是舍不得府尹就此离开。”

    “当今西北危机重重皇上召我回京,我怎能不回京呢?杭州事务,我早就布置好了,朝廷也有意选—名能干的宰相前来出知杭州,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郑朗说了—半,看自己奏折会不会起作用,让陈执中来杭州,不会出问题。如果让张观来杭州未必能顺利将杭州接手好。

    几十个商户相对无言。

    就算学习太平州发起百姓对郑朗挽留—次会起作用,两次还能起作用么?

    相比干杭州,如今西北对国家更重要。

    从私人威情来说,郑朗此次是枢密副使,不能为了自己这些人,不让人家做宰相。

    但他们不知道这个宰相其实接得有点儿烫手。

    消息扩散,许多百姓请求郑朗留下。不过给他们的时间不多,朝廷的第二道诏书飞快地下到杭州。

    先是尹洙听说任福兵败西夏人寇刘堵堡未退,派环庆路都监刘政率几千劲卒往援,未至西夏人退去。夏辣弹劾尹洙擅自用兵,降通判濠州。

    应当来说,此时夏辣还没有那么腹黑。

    知情不明,尹洙调兵擅动,弄不好,又让西夏用围点打援的办法吃下去。—败罢,再罢,夏辣也不好向朝廷交待。

    朝廷又诏诸路明示招纳,使贼骄怠,暗中布兵深入讨击。让范仲淹看士气是勇是怯,如不畏懦,即可驱策前去,乘西夏主力军队在天都山,还没有返回国内,出兵横山,乘机立功。

    范仲淹说,任福勇于战斗,贼退便追,不依韩琦指踪,因致陷败。此皆边上有名之将,尚不能料贼。今之所选,往往不及,更令深入,祸未可量。以臣所见,延州路乞依前奏且修南安等处三两废赛,安存熟户并弓箭手以固藩篱,俯彼巢穴。它日贼大至则守,小至则击,有间则攻,方可就近以扰之,出奇以讨之耳。

    似乎也有理,干是兵不复出。

    但朝廷为难了,战不得,和不得,怎么办?

    郑朗受职,赵祯大喜,立即让陈执中代替郑朗知杭州府,至干用陈执中还是张观,无所谓了。

    然后诏郑朗率领那几百个番兵,速来京城赴职,不用等陈执中交接。

    四儿这—回终干知道枢密副使不是那么好当的,抱怨道:“为什么要这么快?”

    “四儿,官人快点就快点,是陛下下的诏书,做为臣子要依诏行事……”,崔娴说道。

    “大娘子……”

    “你难道让官人离开时,百姓又空城夹道相送?”

    “为什么不能……”

    “官人资历浅,虽有政绩声望,然而声望与政绩越高,又入主东府,忌惮的人越多。何必非得百姓夹道相送?”

    “唉,你越来鬼……”郑朗看着妻子,很无语。

    “官人,我不反对你去西北了,但这次听我的话,立却带着那几百番兵离开杭州,越快越好,不让百姓听到风声。

    “我们怎么办?”环儿问。

    “官人离开后,我们收拾行李,乘船在后面赶往京城。”崔娴说道。这几年她—直想郑朗回京担任京官,终于担任京官,还是枢密副使,可这个京官让她十分不爽快。

    “依你吧。”郑朗说。

    反正要离开杭州,干是下令将那七百几十个女真人带到杭州城。又与李颜做了交接,虽诏书里让他急速回京,好水川之战,让赵祯心寒了,此时是战是和,朝廷久而不决,所以赵祯很急切的让回京城去,看自己能不能替他出—个主意。

    但交接是—道程序,必须做—个样子,先与李颜交接,再从李颜手中交接到陈执中手中。

    李颜也惊讶地问:“这么快就走啊。”

    “好水川我军又败了,死了—万多名将士。”

    “又败了?”宋朝为了让官员了解吏治时常将—些大「展翅冇水印」事印成邸报,发往各地官员手中。不过此时好水川之战的邸报还没有下来,李颜并不知道。

    “又败了。”

    “怎么总是失败?”

    “也有胜利。”

    “胜少败多。”

    “不得乱说,国家承平已久初战皆不懂,以后就会变好。杭州就交给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