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郑公是天上的文奎星,一定会让泾原百姓更好的。” “别捧杀我,能否请我进寨坐一坐。” “好啊,好啊,”老者高兴地说。 外面的宋人几乎将这个青年高官吹捧得上天,老者自己半信半疑,可刚才看到他与村寨里的孩子平和的态度,还是让他有所感触的。至少这个态度,与以前宋朝官员高高在上的态度有了很大区别。 从寨门走进去,来到一间茅舍里面,老者拿出一筒茶叶,茶叶的质量也不能当真,真的很难喝,不知道老者放了多少年。 郑朗忍受着陈年茶饼的霉味,放下茶碗,不敢再喝了,说道:“你们寨子里面有多少人?” 想了解,就得做交谈。 谈了一会,寨中百姓将郑朗夹送出村寨。 继续向西北走。 赵珣派来的将校问道:“去好水川?” “是。” 好水川战场离笼竿城不远,也不过十里地左右。 沿着葫芦河川而上,前面便是好水与杨河水,在此会入葫芦河川,沿河两岸是一滩平原,战争过去三个月,草色青青,大地再次恢复了生机,不过因为其惨烈,在这一滩平原上,居然看不到一个牧人前来放牧。 好水川尽头便是六盘山的主峰西麓山,山色苍莽,高耸入云。近处有一山,名叫牛首山。当时任福中伏,让他儿子带着军队冲到牛首山上,居高临下,借山防御,坐待援兵。 然而无昊早就派伏兵驻扎在山上,任福子不但没有冲上去,反而中箭,坠下山崖。任福只能放弃占据牛首山峰的想法,左冲右突,无昊本人坐镇指挥,用红旗不停调动军队,始终以优势兵龘力将任福大军困住,直到全军覆没为止。 郑朗爬到牛首山上,隔壁不远处便是姚家川,再前方,能看到羊牧隆城高大的身影。 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说道:“回去。 带着士兵返回军营,将赵珣喊来,说道:“赵将军,敌我双方交战,是不是一直用军旗指挥军队调动的?” “是啊,古今使然。”赵珣奇怪的问道,所以中军地位才十分重要,要么用号角做一些配合,吹锋号的什么,要么击鼓助威。交战时,军队调动还是主要靠中军的军旗。 “赵将军,你是不是觉得有些不便?” “有什么不便?”赵珣说愣住了。 “交战时,除了主要将领,有谁有空回头观看旗子?除非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可你想一想,我朝缺少骑兵,没有速度优势,以后主要战役,还会让无昊用多打少。一战必是酣战,惨战,那种情况下,军队士兵数量少罢了,多,如何指挥调动?” “这要靠将领的能力。” “可是我再问你,我朝有多少真正有能力的武将?” 赵珣无语,这位新长官纯粹在钻牛角尖,忽然眼睛亮起来,说道:“郑相公,你有好办法?” “我有一个办法,但不知道好不好,所以才问你。” “什么办法?” “用鼓、号与旗。” “一直在用鼓号旗。” “我不是这个意思,是想将鼓号旗变得更复杂一点。” “郑相公,万万不妥,越复杂越不利。” 旗有旗语,但为了简单易行,并不多,与号角做配合,前线将领听到或者看到后,大声喊话。 如果弄得复杂,将领未必能记得住,反而会造成指挥错乱,对作战不利。 郑朗说道:“赵将军,你将鼓号拿来。” 说不清,亲自做示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