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往近里说,为党争增加了一个大大的筹码,加剧两派的仇恨,给改革派们增加了无形中的难度与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往远处说,石介打开了一扇通往地狱之门。 使宋朝滑向地狱的大门,正式从这首诗开始敞开。 而且他想到了一件事,这首诗出现,党争必须重新开始,朝堂会产生再度分裂,并且裂口比原来更大。几年后,他若是真做了首相,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 也不用膜拜。这仅是一首中平的古体诗,谈不上文字有多优美,除了它所产的负作用外。 诗中所赞扬的一些大臣们更不值得如此夸奖。 夏竦虽然是小人,但也要怎么看。他并不是一个只做坏事的小心,自私心重,可也在做利国利民的正事,也提拨贤良,包括庞籍、韩琦,也在替老百姓做事。与李林甫还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再看君子们,韩琦、文彦博、庞籍、尹洙、郑戬、欧阳修、余靖等等,那一个人身上没有一大堆毛病?真要从德艹上挑剔,这些后世闻名的大臣们,每一个人的德艹只能算是勉强及格,有的人连及格都达不到! 杜衍说厚爱天下百姓。 也许这些人当中有的人爱天下百姓,但这份爱占有多少比例,十分让郑朗怀疑。 但有一点不用怀疑的,他们爱士大夫,爱文臣,爱自己。 看完了,将这首诗扔到拉圾篓子里,真正的拉圾!有可能连拉圾还不如。然后苦笑。 他还能笑得出来,夏竦脸都气青了,他的那个才女妻子气得怒不可遏,对他说道:“官人,上书朝廷,请陛下评理。” “何须评理?”夏竦冷笑道。 “难道就这样算了?” “算了?谁说的!他们给了我不归之路,我也要将这些人送上不归之路。” 他妻子忽信忽疑。 但事实将夏竦逼到绝路,他的反击远远超出范仲淹等人的想像! 君子党眼下不知,现在到了他们欢呼的时刻,清洗继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