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2/3)页

    本来以为死罪,忽然无罪释放,谁会反对,一起跪下,磕头若捣米。

    还是没有释放,又说道:“在此,我再次传下命令,从现在起,脱离盗匪者,既往不究。凡是举报各盗匪藏身之所让朝廷将其捉获或剿灭者,最先举报者赏钱十贯。举报十名者,赏钱一百贯,一千名者,赏钱一万贯。官府替举报者遮掩姓名。”

    说到这里,忽然冷厉地说道:“若是继续作恶,死不改悔者,他们就是这些人的下场,杀。”

    将余下的三十一名从犯全部在此处斩首。

    这才率军徐徐渡过黄河南下。

    消息传到京城,议论纷纷。

    吕夷简刻意将吕公著喊到床前问道:“著儿,郑朗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想是分化,欧阳修议从严惩罚,是戒畏,固然美矣,但易将盗匪逼入绝境,更加凶悍,可郑相公这样做,也容易让百姓慢怠国法,所以京城里有一些争议声。”

    “你认为呢?”

    “我认为还是分化为妙,毕竟择出来的人没有什么大恶,朝廷也需要及时将匪患平息,不过会不会纵容以后复生匪患……中间的轻重孩儿实在想不明白。”

    “还有呢?”

    “要么就是赏钱一事,盗匪有可能不足一万人,若真的让百姓奋勇举报,将会失去存身之所。剿匪会变得很容易。不然剿匪困难,山区又多,极容易为盗匪藏身,朝廷用度浪费将远远超过十万。并且官府替其遮掩,也省去百姓害怕以后被报复的担忧,对于这一点,朝野上下倒没有什么争议。”

    “还有呢?”

    “也有大臣争论郑相公冒用皇帝诏书,实际释放部分盗匪陛下并没有下过旨意。这会开一些不好的头,若真想释放,必须先行向朝廷通知。”

    “你还没有看出来真相。若是向朝廷请示,朝廷必不准,毕竟损害粮道,又出了几十条人命。这些人手中未染鲜血,却是帮凶。这是其一。虽是释放,但将仁德归于陛下身上,替陛下扬名,这是其二。一个大臣若连主次都分不清,以臣凌主,会有什么好下场?”

    “父亲大人,是啊,孩儿真的没有想到。”

    “你没有想到的事情多着呢,看一看朝中这些臣子,有几个人将陛下放在眼中?所以我让他们,不仅是避他们的锋芒,也是主动避开这趟子混水。不然陛下向我询问,我说好,陛下以后必会认为是我害了国家。我说不好,传入他们耳中,只会苦了你们兄弟。闭门啊,这才是上策。”

    吕公著惊愕的睁大眼睛。

    “昔曰我让你随郑朗学习,不仅是学他的学问,也是为了你将来铺平道路。后来远超老夫所期,不仅让你扬名,还能让你学到一些吏治之才。你的先生在成长中,这一点你也要学习。你跟着那些人交往,我也不反对,但不能学习他们的暴戾之气。”

    “是。”

    吕夷简这些评语倒也中的。

    郑朗不大喜欢朝争与阴谋诡计,但要在这个朝堂生存,必须保持一些手腕,腹黑罢,权谋罢,不得不适度的使用一些。至于这样做会产生争议,郑朗不管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