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八章 救驾来迟(上)-《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2/3)页

    赵祯也有此意,又派了蓝元震前去郑州,讨要郑朗的种植方法。

    郑朗一听皱眉,说道:“种植方法我可以交给陛下,但此法千万不能推广。”

    那不是增产,而是忧民。

    两人刚刚说话,京城送来邸报,是西北战役的事。本来郑朗在丁忧,与郑朗无关,可此事是郑朗发动的,故将邸报送来,以备完善。

    西北战役开始打响。

    先是郭逵拜见契丹小皇帝。

    辽兴宗一听郑朗派的人,很感兴趣,将郭逵亲自召到大帐,问:“你们郑相公怎么想起来过问朕的出军?”

    “陛下,郑相公听闻陛下亲自出征,提前恭贺陛下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辽兴宗大笑,扬了扬手中的信说道:“郑相公的字写得越发长进。”

    字还是过去的字,但经历不同,造成书法不同,以前仅是淡与宅,多了意趣活泼,意趣还在,但多年的官场生涯,居于高位,字体便增加了一份贵气与庄重。说实话,这样一来,他在书法造诣上恐不及以后的四大家。不过作为上位者,反而会更中看一点。

    郭逵忽然想到郑朗对这个皇帝的评价,生在富贵乡,汉化深,已经少了契丹祖先的锐气。这都要开战了,你关心什么字体好坏?但不会说出来,继续道:“这个臣不懂。”

    两国“兄弟友邦”,臣子见到对方主君皆自称为臣,皇帝的哥哥与弟弟,敢不称臣!

    实际郑朗信中说了,很含糊,多一略而过,其他全是好听的奉诚话,不良之言,但用了四六骈体写的,除了营养不良外,倒也花团簇簇,很美丽的一篇骈文。

    郭逵又说道:“郑相公又关照臣再带口信给陛下,陛下乃是尊贵之体,前来攻伐西夏,以扬契丹国威,本是好事。可是元昊此人颇是狡猾,陛下万万不可大意。”

    辽兴宗大笑,笑完后说道:“郑卿是好心,他也有才华,可论军事,未必及我朝。军队也是我朝最为强大,至于元昊……”

    又是大笑。

    郭逵道:“小心一点为好,而且郑相公也担心,陛下毕竟身份尊贵,不能有任何大意与危险。所以又向我朝陛下进言,派一些将领做了安排。”

    “什么安排?”

    “郑相公的意思与朝廷一样,我朝与西夏已经议和,陛下最好不要开战。但开战了,郑相公一直很担心陛下,请我朝皇上下旨,做了布置。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有失,我朝会冒充贵[***]队,以保卫陛下安全。”

    “都是什么话!”辽兴宗很不悦,还没有开战呢,就听到一张乌鸦嘴在刮噪。

    “陛下,恕臣罪,这是小心,贵国与西夏出战,几乎必胜,又让臣前来观察贵[***]威,请陛下准许。”

    “是你们宋朝皇帝的命令,还是你们郑相公的命令。”

    “是郑相公的请求,我朝皇帝答应,所以臣才前来的。”实际与郑朗无关,是张亢的主意,后来用快马通知郑朗,郑朗写信同意并配合。

    “朕准了。”辽兴宗高兴地答道。

    郑朗的所谓大胜,他根本就没有放在眼中,几十万宋军聚集陕西,仅在国内打一打,都不敢深入到西夏境内,即便胜利,匆匆忙忙入境掳获一番,迅速撤回来,这算什么行军作战?

    但看中的是郑朗敛财之能。

    比起宋朝的富足,契丹太穷了。不要多,一年能让契丹增加五百万贯收入,那也了不得。

    既然郑朗要看,就让他的手下看一看契丹的军威。

    又问道:“郑卿母亲去世了?”

    “郑相公七个娘娘,去世的是大娘二娘,还有五个娘娘。”

    “他也是一个孝子。”

    “那是,但郑相公也夸奖陛下仁爱,对两位太后十分孝顺,对皇太弟更加关爱,儒家的孝悌之道,在陛下身上都能看到。”

    辽兴宗又是开心地大笑,契丹也重儒术,经常用儒学进行科举用人。而且郭逵到来,他也欢喜,得让宋人看一看,契丹有多厉害……张亢第一步计划成功。

    想要参战,必须抓住时机,可是两国交战在即,双方都派出大量斥候巡逻,自己斥候不得进,不能把握战局情况。早了不行,迟了更不行。有了郭逵在辽国小皇帝身边,随时可以联系,还是公开的联系。

    随后大军徐徐西下。

    拖得久,契丹不但兵力多,准备更充分,包括大量粮草物资。

    兵分成三路,萧惠兵出黑山,率领六万五千人马,顺着北河套地区扬长直入,兵发贺兰山。

    皇太弟耶律重元率领一万精骑兵出南路,与中军侧应。

    他自己率领重臣萧孝友等率领十二万兵马向屈野河上游进发。

    元昊不安。

    十九万契丹精锐部队前来讨伐,他心里压力可想而知,即便与宋军交战,定川寨宋军前后出动的兵马也不足十七万人。虽是宋军仰仗地利与守城优势,取得大捷,但在野外交战,自己的军队反不及契丹人。

    先是下令北河套地区百姓向南方撤离,避开契丹的兵锋。结果很糟糕,许多百姓来不及撤离,被契丹人先后掳获。同时失去大量的牛羊。

    元昊心中大为恼火,但发作不得。做了几步计划,先是连续三次派使,前去契丹中军大营求见辽兴宗,说道:“臣愿意将所有收留的夹山百姓送还给陛下,另外进献方物,以表臣恭顺之心。”

    辽兴宗答道:“若是恭顺,让元昊亲自前来解释。”

    咬住这一点不放。

    使者沮丧地离开,郭逵说道:“陛下,这不大好吧。元昊是国主,他怎能亲自来见陛下?”

    “郭将军,契丹乃是第一大国,万国来朝,那一个国主没有来进谨过朕,元昊算什么?”

    “这也是。”郭逵连连点头。

    他于其是进劝,不如是挑唆。当真安了好心,无论怎么分析,契丹败比西夏败有利。将消息派手下通知张亢。此时辽军离府州并不远,若是没有阻挡,骑马快两三个时辰便到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