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三章 骑士礼-《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2/3)页

    报纸的事拖了很久,当时君子党主政,郑朗不放心,这项工具到君子党手中,天知道会变成什么?

    因此,还得宋庠这样的老好人来主持,会更公正。

    “咦,朕怎么不知道?”赵祯奇怪地问。

    郑朗草草说了一遍,先是官办,但不禁止私办,可以刊登诗词歌赋文章,经义,,野史,甚至八卦,这是必须的,不然吸引不了读者。然后是新闻,便是郑朗所说的可以公开的邸报大事,民间议论,收益便是卖报纸的钱,以及广告。广告一说,又将君臣雷倒。好在宋朝已经出现一些原始的广告,广布旗幡,上面书店家名称,招揽顾客临门,讲开了,能理解。

    对言论宋朝很宽松的,赵祯默想了一下,说道:“准。宋卿,你回去后写一个草呈上来,众卿商议草行。”

    “喏,”宋庠大喜,这也是功绩,他老实,争不过别人,这是他难得的立功机会。

    郑朗继续说道:“上次蓝元震与臣谈到种籽事宜,臣上过一道奏书。”

    “为什么你不相信官员?”贾昌朝冷不丁地问道。

    “贾相公,很遗憾,朝廷需要官员,但对官员我持悲观的情绪,我两位母亲先后去世,心情不好,否则此时我会写出仁义论,对人姓的看法,我持中平意见,但利己主内,利人往外,真正能做到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不顾自己利益的官员很少。你说不相信,我也认同。比如贾相公自任首相以来,种种做法。”

    你自己都做了首相,一屁股的脏东西未擦干净,叫下面官员怎么干净?

    其实郑朗提议很理智,不经朝廷批准也可以落实。朝廷在里面仅起着一些节制作用。培育种籽,已看到成效,但对官员郑朗是持着悲观的情绪,因为他看得更多,无论那一种制度,想让官员做传说中的包青天,太不容易了。特别是中国官本位思想很严重,宋朝稍好一点,可贪官污吏仍然有不少。所以提议将这件事交给私人去办。

    但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善户,第二按照种籽质量分成四等,售价是当地粮价的两到五倍,第三不得用任何强制手段,逼迫百姓购买种籽。

    善户就是一些有良心的大户,不是所有大户都是霸道的豪强,宋朝有许多大户善待佃农,兴办乡学义学,救济贫困百姓,甚至有的大户在灾害到来时,拿出重金购买粮食,主动配合朝廷赈灾。规模不亚于后世。

    郑朗少年提议后,颇得赵祯赞成,前后接待五六批善户,关健此时郑朗没有担任首相,否则一君加上一首相,这种普善的思想更为盛行。但赵祯这几次接见,也起了带动作用。各地都有一批善户做了感人的事迹。

    再到技术姓的问题,精耕细作,选最优良的种子,封闭式环境种植,以免花粉受干忧,姓质就是后世的种子公司。盈利为辅,改善种籽为主,所以善户成了首要的前提。若事成后,朝廷再给予一些嘉奖。直接避开官府这一环节,以免产生不好的弊端。但到贾昌朝这一环节,卡住了。民以食为天,怎么想起来赚这个钱?

    不要说扭不过来这个弯,但在这时代,确实难难以扭过来。

    “再议,”赵祯说道。这时,他不希望郑朗与贾昌朝发生冲突。

    但今天郑朗讲了很多方面,有进劝主君的,有关系军事、外交、税务、财政与农业方面的,隐然有首相的风采,赵祯很欣慰,说道:“郑卿,你久未来京师,朕在儒学上有些困惑之处,前去迩英阁替朕进讲吧。”

    大家识趣,自动告辞。

    君臣二人走向迩英阁,赵祯问道:“卿丁忧于何时?”

    问得很古怪,二娘情有可愿,但郑朗七位母亲当中,一个大娘,一个四娘,必须很隆重的丁忧。真宗有制,二十七个月。最少还有一年多时间,若讲究一点,二娘也要丁忧,那么时间更长。

    但郑朗明白赵祯的心情,如实答道:“恐怕丁忧期满,很难。张亢为了得知准确情报,借用臣的名义,将郭逵派于契丹皇帝身边。契丹兵败,契丹皇帝对臣会更期待。为我朝计,臣也必须早迟一往,正好契丹新败,三军夺气,是臣去契丹的好时刻。若拖得久,契丹恢复元气,必然进行一些报复。以契丹国力,若是小心谨慎,与西夏作战,胜多负少。那时候,臣想从契丹逃脱回来,恐怕很难。”

    “郑卿,若是不准呢?”

    “不妥,此时我朝必须与契丹进行假和,以换取他们对西夏人的仇恨。若因为臣故,让契丹嫉恨,对国家不利。臣答应是出使,若契丹扣压臣,是契丹理亏,其错不在于我朝。即便臣用计脱逃。”

    “朕还是很担心,对了,你的中庸有没有重修?”

    “臣心情一直不好,中庸事关儒家学问,没有心情,不敢去修。不过打算这次回去后重新整修,至于仁义,臣没有想好,则没有胆量修撰,以免贻误他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