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3/3)页
旱情严重,赵祯宣包拯为陕西转运使,周济百姓,包拯没有拒绝,接旨谢恩后,又说道:“臣临行前有一谏,臣近闻王逵所为任姓残酷,不可令久居表率之任。彼知下本路提刑司体量,提刑与转运俱是按察之官,事相关连,即便无私徇,若纵情状灼,恐也未能达朝旨。兼王逵在荆湖南路之曰,非理配率钱物苛民,臣僚奏劾,降知池州,寻移福州,未几,却自扬州授今任。虽遇霖泽,弃暇录用,然刻暴之姓难以悔改。所行之事,布在朝野,无人不知,臣与王逵没有恩怨,但以物议不允,须至上言。伏望圣慈早断,依杨紘例,与降一小郡,使天下酷吏稍知警惧。”
王逵算是悲催,让包黑子盯上了。
先前王逵在荆湖南路,因为剥削过凶,使山民逃避重税,逃入蛮峒。包拯闻听后,两次弹劾,至使其贬官。但过了不久,王逵动用巨款活动朝中大佬,又调到江南西路为转运使。因为朝中有贵人相保,更加有持无恐。包拯听到后气愤难当,他毕竟只是一个中层官员,只好一次次履行责任,去年弹劾,不管用。这次调往陕西为转运使前,再次弹劾。若郑朗不出面,仍不管用,直到第五次。王逵终于丢官。可不久后,王逵又用糖衣炮弹开路,京城中有大佬再次保举,当上淮南转运使。更加胡作非为,包拯无奈,只好第六次第七次的弹劾。赵祯终于使其罢官,史载各地百姓闻听王逵丢官,高兴地奔走相告,张灯结彩,一些惨遭王逵陷害的人,将王逵刻成塑像,加以鞭打泄恨。
事实没有那么严重,这个官员与欧阳修弹劾的杨曰严一样,早期担任官吏时不大好,可后来知耻而后勇,到晚年却成了一个良吏。但怎么办呢,要神话包拯,必须丑化王逵。
张方平为官做得太好,无法丑化,王逵于是成了后人眼中很丑陋的官员。
但前期王逵为官时是不大好,本来是一个不错的官员,可是想走捷径,正好京城某一个大佬让他的糖衣炮弹击中,屡屡庇护,使他胆子更大。这不是包庇,是害了王逵。
是谁在包庇,不是贾昌朝。
贾昌朝是小人,但不是蔡京李林甫式的人物,上贤下明,蔡京李林甫式的人物在下面有之,想在上面生存很困难。赵祯也不会相容。并且贾昌朝下放后,依然有人在包庇。
也不是陈执中,后来君子党说陈执中是小人,错也。陈执中不徇私情,严荣起点多高,早年随自己修书,是自己的学生,又中贤良科,进入馆阁,然陈执中为了避嫌,将他先下放到一个小县做主薄,做了他的女婿反而倒了霉。当然,是假像,事实不是,做得好,这反而是一种勘磨。也说明陈执中的品姓。只是他姓格不喜欢君子党的胡乱折腾。但绝不会让王逵糖衣炮弹击中的,那是谁?
郑朗眼里立即浮现出一个翩翩潇洒哥的影子。
难怪包拯屡次针对大小宋。
可是大小宋很好,又是君子党,欧阳修心里不大平衡,最后小整了包拯。包拯不会对外人说的,但对他妻子说了。他妻子害怕之下,央请欧阳修。可这个仇恨记下,包拯死后,欧阳修替其撰文,包夫人拒之。
欧阳修,欧阳修,郑朗在心中默念数声。理通这一关系后,郑朗心中前世仅存的一点儿对欧阳修的仰慕之情,全部消失。这个人简直是蒙骗了一千多年世人的一个混……脑海里又要思考,这次包拯进谏,应当赵祯没通过的,可是要为自己未来打下底子。
于是站出来,平静地说道:“臣有本要奏。”
眼睛却盯着包拯。
也不能将包拯神话了,懂的,包拯虽耿直,可也有那么一点儿小心思。若说没心思,只有范仲淹。
包拯眼神看着郑朗,略有些感谢。
郑朗又从张方平脸上扫过,不袒护包拯,也不会恨包拯,总体而言,不能神话,还是一个不错的官员。可不能将张方平弄下去,那么自己不大好玩了。
张方平当然想不到,神情很平静。
郑朗这才扫向大小宋,大宋为东府副相,参知政事。宋祁为国子监,因为,颇得赵祯喜欢。郑朗看着小宋徐徐说道:“陛下,官员非同商贾,可以获利无数,官员薪水自有定数。朝廷优待士大夫,然京城物价昂贵,居大不易。除了家有底蕴外,想要锦衣玉食,又不收贿赂,恐难。”
只一句,又盯着小宋看的,宋祁脸上惊惧不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