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四章 擒龙(上)-《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2/3)页

    诸蛮分化就会动乱,不利于管理,唐朝扶持了南诏,宋朝扶持了侬氏,想学诸葛亮扶持孟获的做法,统一管理。开始都是好的,可后来皆带来后遗症。虽分化而治,产生局部的混乱,但因为分化,不会产生统一强大的地方力量,所以郑朗强行改矫正以前错误的做法。

    交趾才扩张时仅是红河三角洲地区。

    因为宋朝对南方不重视,逐步向北推进,也向西推进。即使一村一寨也不放过。

    牛吼蛮位于交趾与大理交界处(越南山萝省、莱州省到老挝交界处),是当地岱人各部落的土地,交趾称为牛吼国。自李德政起,大肆讨伐牛吼国,不断掠夺人牛马象带回升龙。但在岱人(泰人)反抗下,局部屈服,但未全部投降交趾。

    在交趾西部马江、朱江与兰江诸水中上游地区(今清化、义安与河静三省西部)乃是寮人(老挝人)的诸部族,交趾称他们为哀牢蛮。宋朝看不起交趾,称他们为蛮人,但这两块地区更落后,交趾人称他们为夷狄诸蛮,北越的夷人与狄人。自李德政起,也向哀牢蛮发起大肆进攻。

    如果在原来,抚持这两蛮也不管用。

    可是这一战过后,交趾满目苍荑,国家衰退,若宋朝进行一些支持,便可以使这数蛮与占城借机恢复壮大。南方数雄并起,至少五十年内,两广没有威胁了。

    等到有了威胁时,两广也有实力进行再度反抗。

    要么北宋好不起来,让女真成功入侵,那样国破家亡,何谈南方?

    周沆认真的记下。

    郑朗又说道:“这一战过后,我会写一封奏折,请求朝廷将你与程转运使,以及元转运使,田安抚留下来。你们皆是宋朝难得的良吏,为了朝廷,略吃一些苦,在两广多呆几年。两广稳定后,你们四人就立下奇功了。否则稍有动荡,两广投下的七千万缗钱可能就浪费了。”

    夜色渐渐到来,周沆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进入富良江好几十里路了,都没有遇到象样的反抗。大约此战会成功。

    虽然此战给两广带来严重的创伤,只要抚恤厚,去掉这个心头大患,说不定秋后还有百姓向南方迁移,两广随着大开发,不再是以前两广。真要换什么不好的官员到了南方,就会带来沉重的后果。

    郑朗夸自己是良吏,虽略有不好意思,可扪心自问,自己做得还是不错的。

    船队继续向进行驶,忽然边上一艘巡逻的小船带上来几个人,看到郑朗,伏下禀报道:“前面有交趾百姓在江中扎暗桩。”

    这是一个好计策,以前交趾就用它打败后汉军队。

    郑朗此次多次搬上,左江,右江多处河面打上暗桩,使交趾无法从水路向邕州发起威胁姓的进攻。

    “你们辛苦了,下去休息吧。”郑朗和颜悦色地说。

    这一战,特务营牺牲的斥候太多了。

    对此郑朗早就有了准备。

    虽在扎暗桩,可用在此时的富良江不大适合,河水很深,效果差。虽然富良江汛期还未真正来到,然而自升龙城下游的江中心深度也是惊人的,如何扎下木桩?

    况且时间也不足。

    想要使宋朝船队不得航行,没十几天时间的准备休想得逞。而且许多壮年参加军队,前往邕州去了。

    郑朗还有了一些安排。

    发出命令,一支支小船迅速离开船队,向前驶去。

    一边反击巡荡在江面上的交趾船只,一边搜查这些暗桩,江中心的没有,不过江边上让交趾人如愿以偿的打下一些暗桩,还有一些江水浅的地区,也扎了稀疏的木桩。

    遇到木桩,两艘船在木桩前下锚,拿出一种工具,一个高达几米的铁筒子,但不是整体,一分两半,里有一个近乎大螺丝的设备,筒外又有螺旋纹。实际就是螺丝,但以宋朝现在的铸造工艺,制作起来会十分麻烦。

    派水鬼潜下去,将这个铁筒用螺丝拧紧经暗桩上,于铁筒又拿上一个高约三十公分的铁筒,里面也有螺旋纹,外面一个十字柄,再用长木柄固定在两艘船上旋转。

    匆匆忙忙扎下的暗桩能有多少咬合力?

    几下子就旋转出来。

    将暗桩放在船上,船队依然不徐不疾地向前行驶。

    早就准备好的。

    后汉失败的例子摆在哪里,郑朗又使用了这招,难道郑朗不预防?看你扎得快,还是我拨得快。

    看到暗桩失去效果,交趾人急了。

    眼看船队接近升龙城,交趾也用了火攻策略,大批的渔船集中起来,上面摆满易燃物,将它烧了起来,顺流而下。

    郑朗又下令准备。

    船上放下去大量的木头,扎成一个长长的木排,中间下锚,将木排稳定在江中心,一头搭在岸边。木排上又站着一些兵士,手中持着长篙,看到火船来到,将火船往江南边推去,火船继续顺流而下,船队避了过去。

    实际不避也没有关系,此时宋军船队并没有连在一起,用火攻也起不到作用。

    这一招空烧了近百艘小船,对宋军一点伤害也没有造成。

    交趾人无奈了,大量小渔船上面载着百姓,想要搔扰宋军不得西上。

    起了一些作用,但起的作用不大,付出大批百姓伤亡后,宋军到达升龙城时间略晚,但也在第三天下午时分,抵达升龙城下。实际不远,可在交趾人反复搔扰下,航行是变得很慢了。

    交趾百姓的英勇反抗,稍稍给交趾人一些缓冲时间,这时交趾还不以为意,升龙城坚固高大,非是安远城,不是那么好攻打的。宋军既然分兵前来,两广更空虚,还指望好事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