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到张献忠无恙的消息,大统领亲率“御林军”再次出征。 五千黄马褂威风凛凛的列队走来,引起街道两旁的路人阵阵喝彩声。 “大顺万岁!” “推翻逆明,解方全国!” “大顺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大统领万岁!” “……” “人抿万岁!”李自成不停招手示意。 “格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 《军纪歌》响彻在府城上空。 …… 大顺军一路西进。 沿途的济源、孟县恐慌不已,没等他们想好要不要躺平投降,李自成已经率队离境。 翻山越岭,5天后,大队人马抵达垣曲。 上次李自成路过垣曲后,原知县段自宏在周边紧要地点建造了二十七座守护报警台,利用免除徭役的方法招募垣曲当地乡民,设立团练。 他所做的措施在原历史线中挺管用,曾连续三年阻挡住了欲从黄河对岸跑过来的“流贼”。 黄河冬季会结冰,段自宏就带领一帮人在冰厚的地方堆积柴火融冰。不知道冰烧融了没有,反正黄河对面那些流寇看到垣曲这边有备而守,也不敢过河了。 但是他这次遇上了大顺军。 刘芳亮在中条山盘踞的一年里,垣曲县城这边发展了三四百个内应。他接到出击命令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垣曲。 知县段自宏在县衙里自尽,提前离场。 明代的垣曲县城还在黄河边上,因背靠王屋山,山垣环抱,又地处黄河九曲之一而得名垣曲。 后世50年代,中条山腹地发现了铜矿,大批建设者涌入建设矿山、开采铜矿。垣曲县城也从古城搬迁到五十里外的新址。后来古城在小浪底水库建成之后淹没在水面之下,不复存在。 中条山一带的铜矿早在先秦夏商时期就在开采。明代挖矿的人仍然成群,朝廷还专门置千总一员以防矿徒作乱。现在那些矿坑自然都归了大顺接管。 只是留下的容易开采的矿不多了,限于当前条件,每年就能出个几万斤铜。折算一下大约相当于能铸造七八万枚铜板。凑合着暂时也够用。 当然,李自成现在还没空大规模开采铜矿,更没空铸币。大敌当前,先要把明军杀退再说。 半个月前,宣大总督张宗衡进军垣曲。刘芳亮在绵延一百里的山谷路上逐次抵抗,坚持了十天后还是被对方打到了县城。 张宗衡攻了一次城后就停手了。一来刘芳亮得到火炮、兵力增援,二来明军就快没饭吃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