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向登州疾驰-《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第(2/3)页

    崇祯知道周奎是为了自己的利,不但不听,反而更加严,降旨削夺了李国瑞的侯,并命令内官衙门按期追缴。

    结果李国瑞又气又,竟然病死了。

    朝廷勋贵和外戚们一片哗,人人自危。

    正巧这时田贵妃五岁的儿子病,于是外戚们买通宦官和宫,说万历他妈孝定太后死后成了菩,在天上指责崇祯对外戚家太苛,要让他断子绝孙!

    宦官宫女们把这个故事传起,说的煞有介事。崇祯一开始半信半,结果几天后「少而,上绝爱之」的皇五子果然死了。

    ….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崇祯帝以为五子的死同自己在朝中的行事有,追悔莫及。

    为了安慰活人也抚慰亡,他特地追封这个5岁的孩子为「孺孝悼灵王,仍不能尽,又追赠了一个「通玄显应真君」的奇怪称,显然是为了纪念他在病中见到九莲菩萨那件事。

    礼部认为本朝从来没有追封皇子为「真君」这一类道号,而且「通玄显应」实为不可思议之,于是据理反,最后「真君」的封号才算取消了。

    另一方,崇祯帝又不得不去忙着亡羊补,以免厄运再降临到其他几个爱子身上。

    他对李国瑞进行了抚,把武清侯的爵位也还给了李,那40万两银子当然不敢再要。一个武清侯的缺口没攻下,让贵戚乃至

    朝臣认捐的事从此搁置不提。

    后来又怪罪薛国观无,一来二去把薛国观给杀了。

    这皇帝做的有什么意,连自己儿子都保不住。

    捐助军饷的事情成为了泡,在绕了一个圈子之,负担还是要落在百姓头上。这样一,不但百姓们的裤带越勒越,就是崇祯帝脖子上的那条无形的绞索也是越勒越紧了。

    当,宗藩勋戚也不是全都一毛不拔,比如——

    崇祯三年二月二十,襄城伯李守錡捐资运,优旨覆收。

    崇祯三年二月二十,成国公朱纯臣捐资运,优旨覆收。

    崇祯三年三月十,衍圣公孔胤植捐资助,优旨覆收。

    崇祯三年三月二十九,鲁王捐禄佐,优旨覆收。

    这一年还有沈王、惠王、肃王、唐世孙聿键、瑞王、荣王、驸马冉兴让、韩王等等都捐了银子。

    但这种捐,其一更多的是出于自愿性,其二数量并不庞,几千两而,与后来薛国观所谓的搜括戚,带有强制手段的追比不可同日而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