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渤海国 第十四章 沙妃塔-《天崩》
            
            
            
                
    第(1/3)页
    许少德看我不信,焦急地辩解道:“那是我后妈!”
    “这么说,你觉得伯母……”我本想说他母亲是在这里出了事情,但是又不好明说,于是只好说道,“那我们快追吧,不然老和尚就跑掉了。”
    许少德还是有点古怪,他说的故事真假难辨,虽然十大金项链谜案我也听说过,但我已经没时间跟他磨蹭了,所以就举起手电往暗道里走。暗道一直往地下延伸,到了这里已经有不少水气,阶梯也出现了很多青黄色的青苔,青苔是空气是否安全的指针,这说明暗道的空气还能够呼吸。青苔上有很多脚印,估计有很多人在这里走过,也许范里他们也进来了。
    阶梯无比湿滑,我步步惊心地走下去,谁知道刚走几步,前面竟出现了一个铜门,上面已经绿斑无数,但锁已被人为破坏,是一种小型炸药所致,这种炸药威力范围很小,但是力量很大。二战时,这种小型炸药最出名的就是英国的莫里斯炸药,他们曾用莫里斯炸开了德军的一个保险箱,但保险箱里的东西却毫发无伤。
    许少德看我停住不前,于是催促了几声,我不知道为何忽然紧张,顶不住身后的压力,轻轻一推铜门,看到门后的情景后,结果浑身如通了电一般,手冷冷一晃,手电就摔在了地上,并且喀嚓一声——黑了。
    我慌忙地蹲下来摸索手电,怎知摸到以后却再也无法打亮,兴许给摔坏了。许少德责怪我神经衰弱,一个小东西也拿不稳,改天要去做个全身检查才行。刚才我看到铜门之后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我,手里也握着手电,这几年一直碰到和我一样的人,所以已经有了心理阴影,如今忽然这么近距离的看见,当然吓了一跳。
    许少德听我这么一说,于是用他的手电往前晃了晃,说道:“哪里有什么人,只有一面镜子。”
    门后的确有一面满是泥泞的镜子,适才心慌没认出来,害得我在他面前出丑卖乖。我这人不好别的,最好面子,所以赶紧找理由开脱,说刚才手打滑,所以没拿稳。好在我摔坏的手电是许少德的,自己还有一根,但许少德担心我又摔坏,所以这次就换他来拿。
    铜门后的并不是现代的镜子,而是古代的铜镜。公元前2000年中国就有了铜镜,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鉴,汉代始改称鉴为镜。汉魏时期铜镜逐渐流行,并有全身镜,最初铜镜较薄,圆形带凸缘,背面有饰纹或铭文,背中央有半圆形钮,用以安放镜子,但无柄,这就是中国镜独特的风格。直到明代,中国传入玻璃镜,清代乾隆以后玻璃镜才逐渐普及。
    这面铜镜既大又长,为全身铜镜,虽已遭侵蚀,但镜面仍能反射人像。我觉得蹊跷,铜门后是一条通道,照理说不该摆放这些障碍物,就如山丘顶上的古寺一样,佛堂前立着一座石屏风,看起来非常的不协调。镜子上刻有一些文字,我看了一眼,这是渤海古国的文字,就和大卡车上的文字瓦一样,都是一些很古怪的字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