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出自江阳侯府,与黎王府昔日的侧妃白氏一母同胞。 早年间容王妃以长公主之尊入府后,极为厌恶夫婿一众侍妾。 然而容王在战场上虽是雷厉风行,但对伴在身边多年的人却是长情,因此与王妃早年间相处甚是不愉。 后来是王妃有孕,太后召其携王府女眷入宫,白氏冲撞太后凤颜遭白绫赐死后,王府渐渐平静下来。 而瑞和年间的恭王府早已将弓马丢到了天边,这一代的恭王自诩清高文人。 恭王妃未出阁时也是盛京城里出了名的孝顺人,“事祖母至孝。” 恭王府的世子与二公子一好文,一好武,唯独是府里的小少爷,却是这盛京城里头一份的纨绔子弟。 只是恭王与王妃老来得子,格外容忍。 是以无论大哥抑或二哥,对恭王府的这个小惹祸精都是极为爱护照顾的。 这位小少爷也是不负众望,小时候圆滚滚得十分喜人,长开了也是长得极好的。 恭王的鞭子每每提起又放下,不是因了王妃的哭求,便是看着小儿子那张粉雕玉琢的小脸蛋儿就舍不得! 也难怪耿直了一辈子的忠勇大将军一见着他就欢喜,更是曾文绉绉地说过李家那小儿子如“珠玉在侧”的话。 异姓亲王府之后,其次便数圣英帝外家镇南侯柳府为首的四大世家,侯爵之位世袭罔替。 天德、瑞和年间这两朝的家主分别是,长乐侯常敬言、忠义侯傅随亭、江阳侯白奇。 因仁宗在位时对世家的忌惮不比异姓王府,甚至对其多有提携以抗衡诸王。 然而尚不论圣英帝即位以后皇家对异姓王府是何态度,只皇帝对世家的打压却是雷厉风行。 诸侯之中除忠义侯外其他三人一向是夹着尾巴做人的。 忠义侯其人,不似其父宽厚有礼,因自小在军中长大,排兵布阵很有些能耐。 只是其人性子颇有些大咧暴躁,又极为好色,同僚以舞姬美人相赠他也从不推却。 以致御史台两位老大人是硬生生于女色一事上参了他十五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