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巍巍大翌 第三十六章 风雨不动安如山-《大翌长安》


    第(1/3)页

    荣宸闻言却是侧首,怒形于色,“长安,你可知慕氏一族执掌偌大一个帝国数百年靠的是什么?”

    “戍边大将无圣意擅离是死罪。一旦开了先河,长此以往,若人人皆以事出有因为由,何为军令,何谓皇令?”

    荣宸诸多诘问一时之间尽数都向慕长安迎面扑去了。

    “长安明白。” 连声调也没有半点起伏。

    靠的是什么?是法,是理。

    是法在理之上,理总在法之侧。

    一拳头打在棉花上,“你明白什么了?”

    荣宸颇有些无奈,“长安,此事你不宜再插手了。”

    “可若是阿姐插手,此事不会善了的。”

    长安走向荣宸,近前绕后将手搭在荣宸头部两侧轻轻按压。

    为了安慰荣宸她刻意压低了声线,声音是少有的温软。

    “更何况,私吞军饷,克扣边关粮草,以劣充好造重兵之器,等同叛国,凡涉事者诛其十族也不为过。”

    良久,荣宸闭眼,放松了身子窝在座上,终究再未开口。

    她是一国帝姬,可她征尘燕北数年,她更是军人。

    但凡从军之人,没有一个是不痛恨此等劣行的。

    “阿姐,此事我会量力而行,您安心。”

    她父母俱丧于回南,不过两年,回南至今仍是满城缟素,帝王碍于回南边疆将士,对她明面上必然会诸多宽待。

    此事她插手,有太多的情有可原,再合适不过。

    荣宸不言,已是默许。

    而此时另一头的乾清宫里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陛下,安王世子到了。”

    “传。”

    刘英应声,退出传话。

    俄而,一道身影不疾不徐步入殿内,来人玉冠束发,一袭王世子朝服更显身姿昂扬。

    他一路目不斜视,近前,“臣见过陛下,陛下万安。”

    圣英帝闻声抬眼,含笑指座,“这儿也没外人,允之不必拘礼,坐”。

    安王世子沈行知,字允之,少以文策显名于朝,广受赞誉,近年来,帝国士族年轻文人渐以其为首。

    楞伽白昀评之,“积石如玉,列松如翠,仪望风表,迥然独秀。”

    此刻这位年轻世子身旁,宫人络绎不绝地上茶水点心,还有那年轻的宫女走近便忍不住红了脸的。

    无他,只因这位安王世子虽身份贵重,然面如冠玉,是这世间难寻的芝兰玉树之姿,更何况世子一身性情也是出了名的温润如玉。

    圣英帝看向殿中的人,想着前个儿刘英随口说的趣闻,忍不住挑眉笑道。

    “朕闻允之此行临安,可比古时掷果盈车,实乃一桩美事。”

    时人男女大防并不大严,若有女子仰慕郎君其人,掷果盈车,已是一桩美谈。

    被帝王打趣的年轻世子神色坦然,并无任何尴尬之色,闻言便放下了手中的茶盏,微微颔首。

    “能换得陛下展颜,臣荣幸之至。”

    力气全使在了棉花上,索性圣英帝也没多大兴致过问这些个闲事儿。

    他将手里朱笔刚批好的一道折子丢给刘英,“拿去给世子瞧瞧。”

    刘英转身赶忙动作,平日阴晴不定的君王此时难得如此神情轻快,他将折子双手奉给了身前的安王世子。

    后在旁亲手续了茶水,又出去小声召人加了几味茶点,伺候得十分殷勤,一点也没有担心帝王猜忌的意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