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方戈走后,长安便缠着荣宸进了内殿暂歇,洛水宫内,此时寂静异常。 天色将暗时,徐皖匆匆入殿,见到何姑姑,不自觉地就压低了声音道,“劳烦姑姑通禀。” “有消息了?” “是,御书房刚下了口谕,公主有令,只要有了消息须得即刻通禀,劳烦姑姑您给递个话。” 何姑姑打量着徐皖面色焦急,心里便知不好,可公主连日来难以安眠,好容易今日有小殿下劝着哄着,她实在是不愿意去打扰的。 正踌躇间,纱帘微动,一道声极轻,“若无急事,不必惊扰阿姐。” 二人闻声皆立即转身退后,俯首行礼。 长安留下一句便提步转身,带着徐皖去往外殿书房。 何姑姑留在原地想了想,转头吩咐身旁的小宫女,公主醒了立马去小厨房唤她,方转身安心去给小殿下布置茶点。 她瞧着这时辰眼看着就快临到了用膳时分,小殿下平素胃口便细,若茶点太实,晚间又用不了多少。 随辛因了芳华宴的琐事去了司珍局,交给其他的下人她又放心不下,还是自己亲自去稳妥一些。 慕长安甫一踏入外殿书房,便直接开口问道,“宫里怎么说?” 徐皖立即躬身回道。 “回殿下,皇上已经下令将方将军押入大牢,无御令不得探视,徐相、苏相、修将军、周大人、王大人、郑大人、风大人、刘大人、钱大人等十数位大人已经奉急诏进宫。” 大翌建国废前朝七殿阁老制,分化相权,立左右二相,大翌内阁左相为首辅,右相、忠勇大将军、御史台御史大夫并列次辅。 饶是如此,圣英帝也并不放心,这些年来明里暗里一直在提拔寒门所出的有才之士。 想要打压世家不假,更多的,却是想削弱内阁。 自方戈离开,慕长安便一直没离开过洛水,此时听到了方戈被收押的消息倒是意料之中,也并不惊讶。 “内阁、刑部、兵部、大理寺皆是职责所在,倒是不想礼部竟也被召去了。” 圣英帝执政以来,近一年来已经甚少同时召见六部尚书了。 而慕长安口中意料之外的礼部,这还得从圣英帝还是四皇子时说起,彼时礼部钱三礼曾被先皇钦点做过一段时间的皇子恩师。 钱三礼其人是出了名的古板固执,行事章法谨严,但奈何是先帝亲自下旨请为皇子师。 是故圣英帝虽不亲近他,却必须得给他几分薄面。 圣英帝登基后便格外优待他,隔三差五便赐下赏赐。 但谁也不知道这老爷子是怎么想的,圣英帝每每与他议事,他总有能耐逆着皇帝真实心意来。 久而久之,皇帝也不再动辄同召六部给自个儿心里添堵了。 徐皖知晓面前的小主子最是不喜拖泥带水,干脆利落地俯身继续禀道:“徐相和王大人进谏从重处置,以正军法,以安军心。” 说到这儿,徐皖顿了顿,又略略斟酌了一二方才续道,“风大人附议。” 徐皖闭着眼睛一口气讲出,本以为郡主就算不动怒也必定动气。 哪知面前的小主子只沉声问道,“大理寺怎么说?”片刻停顿都没有。 徐皖禁不住稍稍抬头,触眼一片裙角,面料一看便知是豫章郡的四方锦,每年送入皇宫的也不过六七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