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巍巍大翌 第四十二章 又踏杨花过谢桥-《大翌长安》


    第(2/3)页

    “阿金,咱们回府。”

    彼时的李氏是一句话也不想再与女儿多说,带着人转身就走,全然不顾女儿在后面一路相随地追着她。

    她是气坏了,气女儿的不争气,也气长公主的作为。

    长公主如此作为,与夺人之子有何区别!

    只是她的娴儿啊,竟还懵懂不知。

    气归气,但她必须得要回伯府好好想一想,盘算一下。

    一晃啊,这已经许多年过去了,都说人老了,上了年纪,记性就不好了。

    可李氏却觉得,她年纪越来越大,记忆里有勇无谋且脾气暴躁只敢在家中发脾气的父亲,胆小懦弱却心地善良的母亲……

    对了,还有她第一次因为机缘巧合看见当时的忠行伯府世子时天上落下的绵绵细雨让她内心越发愁闷无比时的心情。

    那些个人和事,甚至于那些人彼时的眉眼神态,却是越来越清晰可见了。

    甚至于往事都还历历在目,可记忆里那个灵动可爱的女儿却已经永久地长眠在那座冷冰冰的回南王陵里了。

    她送走了母亲,送走了父亲,送走了族中过继而来的弟弟,送走了公公,送走了夫君,后来,又送走了婆婆。

    她以为人生一世,生离死别之痛也不过如此了。

    可当她这个老婆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时,到最后竟是连小女儿最后一面都见不着,她终于一病不起了。

    儿媳妇一边掌家,一边忙着侍奉她。

    算得上是把她这个老婆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了,即便如此她也是在床上反反复复躺了一年多才好。

    她知道,她是一瞬间心如死灰了,自从丈夫去世以后,她一直强撑着一府荣光的坚强突然之间就轰然倒塌了。

    她那时候已经没了求生的意志,只想着随了女儿去见丈夫了。

    这么一想,大概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吧。

    那时候她恨不得随了女儿去,却是忘了女儿还有一个孩子,她应该打起精神去照看女儿唯一的骨血。

    不,她未必是忘了,只是不愿意想起,不愿意承受罢了。

    她怕自己看见那个孩子就会想到正值大好年华却已是地下枯骨的女儿。

    每一个母亲,都是自私的。

    女儿眼里是她的夫婿,所以誓死追随。

    她的眼里是她的女儿,所以不敢听不敢想,只一味地逃避。

    所以她们也怨不得长安不亲近她们,是她们为人母,为人外祖母的报应吧。

    李氏如此想着。

    “你明白,外祖母也就不多说了。”

    “是你母亲对不起你。”

    李氏喃喃道,“外祖母,也对不住你。”

    慕长安看着面前的老夫人,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太多了。

    无论是目之所及的两鬓斑白,还是老人眼睛里的斑驳岁月,都太多了。

    她并没有马上回话,只是看着面前的老人,良久,她才道,“外祖母言重了,长安并没有怪过您。”

    其实慕长安与寻常姑娘不一样的一点便是,她从小就与父亲尤为亲厚。

    别人家都是孩子与母亲待在一处的时间比较多,她却是正好相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