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巍巍大翌 第五十三章 也无风雨也无晴-《大翌长安》


    第(1/3)页

    “风大人尝尝这味儿比之从前可有什么不同。”

    一道清淡的年轻女声自盛京城里一座百年老布庄的后院里响起。

    明面上,这座历史悠久的老布庄是九章王府的私产,盛京城里的权力场中人,人人皆知。

    “郡主客气了。”

    男子的声音洒脱而随意,半点拘束也无地笑着应道,听声音也是极为年轻的男声。

    “这茶怎的没了涩味儿?”

    男子面如春风地执盏品茗,片刻之后,品完了这茶的他也是有些疑惑的样子,遂有此一问。

    岐都云雾,这是琅琊之地每年都要送进宫里的贡茶,但这却并不是男子第一次喝了。

    这二人,一人是大翌长安郡主,与她说着话的另一人便是大翌当朝吏部尚书,风祺。

    六部主位,称尚书,在帝国朝堂官居正二品。

    吏部,主官员升迁调任和任免,以及满朝文武百官终年任职的考核。

    大翌朝堂六部之中,属户部最为繁琐。

    但却是属吏部最不能轻易得罪。

    毕竟是事关自个儿头顶的乌纱帽的大事儿,不比寻常,历任吏部尚书都是帝王亲信,备受帝王青睐。

    风祺其人,据传他一生下来就被扔在了浔阳城内一座坊间,是以自幼吃的是百家饭长大的。

    因此其父母亲族不详。

    及至后来帝国荣宸长公主的鸾驾到了浔阳,乌衣盛会,一次偶然的相遇,荣宸折服风祺其人的才华,将他带回了盛京城。

    从此,风祺的人生就此被改写了个彻底。

    从此,瑞和一朝最具传奇色彩的肱骨之臣,就这样,登上了东洲历史的舞台。

    风祺性格沉敏,自从先帝驾崩,圣英帝即位,从天德一朝的皇子幕僚,到瑞和年间的一朝权臣,风祺的官路可谓是一路扶摇直上。

    便说他是瑞和年间官路亨通第一人也不为过。

    天德年间的老太傅长叹而出的近乎于口咒的一声,“寒门再难出贵子”,被风祺用实际行动彻底打破了。

    官场从来不缺运气,风祺尤甚,因着这些年来无论是晚期的仁宗打压世家贵族之后,还是登基之后的圣英帝大力地提拔寒门仕子。

    这些统统都是风祺的机遇。

    如今的瑞和朝中寒门贵子一派的年轻官员,已经隐隐地有尊其为首的意思了。

    这红尘俗世,从来不缺机敏的聪慧人,自然也从来不乏人心的互相算计。

    但总有一些聪明人,善于抓住了机遇,从此便就一飞冲天,青云直上。

    而有些聪明人,得到了好机遇,在此之前却没能做好充足的准备去对待利用好它。

    以至于白白错失了那等好机遇,没能为自己杀出一条生路来。

    自然,芸芸众生之中,更多的则是那些,连机遇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人。

    只是这样的一些人,又何谈前程呢。

    慕长安面前坐着的这位如此年轻的当朝二品大员,自然是属于第一种了。

    “本殿喜欢这茶的名儿,却又不大喜欢那一股子涩味儿,就让人用法子去了。”

    说得轻巧,殊不知要去了这茶的涩味儿,还得不致此茶变了味,得有多少工艺技术在里面。

    怪不说这世上人人都渴望权利,那大概是因为权利所能带来的满足感太令人渴望了。

    慕长安轻轻巧巧的一句话,风祺却听懂了其中的言外之意,话里有话,绵密细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