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同于各个诸侯国之间你来我往的尔虞我诈,与动不动就开始的兵戈相见。 昔日的国师府却是在一片平静之中就平稳地更换了主子。 国师之位不同于其他贵族,在东洲屈族掌权时期,世人尚还信奉神灵,坚信王权神授。 若是帝王无德,自有神的使者前来征讨。 世人坚信,神,会庇佑世人。 而国师,便是神的使者。 可以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与神开启对话,聆听神喻。 国师之位,并不拘泥于子嗣继承,但依然是世代传承,因为每一任国师都是由上一代国师悉心栽培而出的。 所以,只要一个时代的国师尚还在世,无论天下是属于谁的天下,她指定的下一任国师人选都是天下子民的国师。 只是后来,从西边来了越来越多的外族人。 所以越来越多的不同的语言、新奇的事物、崭新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新的与人说话的方式。 都尽数地一一涌进了东洲大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黑土地上。 于是,去除了矇昧的世人开始接收除了掠夺、服从、征服等等古老词汇以外的另外一个词,文化。 于是,刚刚被授予国师之位的王氏祖先,方手握权柄不久,便发现国师之位并不如之前他的妻子在位时那样,可以呼风唤雨。 而与此同时,在这片大陆上由一代又一代人积累下来的权贵世家阶层,也开始意识到了有一个词,叫作历史。 有一群记录,并研究历史的人,渐渐开始进入了东洲历史的舞台。 这些被后世称作史学家们的先驱,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不可估量的财富。 于是到最后,等到并且牢牢地抓住了机遇的,聪明的新一任国师正式宣布。 他要召集天下所有有志之士到国师府。 为这片大陆,所有的已知,著书立传! 上,可达天听,下,可传享后世。 如此可名留青史的大好事,试问,这世间哪一位文人能不心动,一时之间,风云涌动。 几百年之后,东洲政权割据,战争不断。 以史立命的王氏,有了太多的秘密,也知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秘密。 杀戮,第一次降临到了这个古老而顽强的家族。 于是遭受追杀的王家人除却一部分年迈以及不想离开家的族人,其余人等分三路离开了太原。 一路向西南方奔赴而去的,便是后来的琅琊王氏。 另一路一直向北方而去的,便是后来的三槐王氏。 然而另外一路向东边儿走的王氏子孙则不知所踪,从此再无音讯,他们极有可能已被仇家寻到踪迹,全部遇害。 逃到琅琊的王家人,毫不犹豫地丢掉了立史传世的家族传承,他们明白了权利的重要性,转而纷纷步入仕途。 聪明的人,做什么事情,仿佛只要下定决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做得很好。 更何况,这样的人,是一群,而这样的一群人,属于一个家族。 “王与陈共天下。”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在陈氏一族执掌天下时,民间曾广泛传唱这样一句歌谣。 歌谣里传唱的王,便是琅琊王氏,陈,则是大应帝国的帝王之姓。 如此可见王氏一族的荣光。 在应国,琅琊王氏的权位,已然登顶。 第(2/3)页